一、校准步骤
校准前准备
确认仪器已按说明书正确安装,并预热至设定温度(通常为测试温度±0.5℃)。
准备标准样件(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标准物质),确保其熔体流动速率(MFR)值已知且符合测试要求。
检查电源、加热元件、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,清洁仪器周围环境,避免灰尘干扰。
校准操作
将标准样件放入测试模具,确保与模具紧密贴合,无缝隙。
设定仪器温度至测试所需值(如190℃或230℃),启动加热并保温至稳定状态(通常需30分钟以上)。
设置测试时间(如5-10分钟),开始测试并记录标准样件的MFR值。
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值对比,若偏差在允许范围内(如±5%),则校准合格;否则需调整仪器参数或维修。
校准周期
建议每年至少校准一次,或根据使用频率(如24小时连续工作)缩短周期至每半年一次。
二、维护技巧
日常清洁
测试前后清洁机筒和孔口模具,使用专用清洁剂去除残留物料,避免碳化影响测试准确性。
清洁时确保清洁工具直接插入机筒,无偏转或遗漏。
关键部件保养
定期检查活塞杆、料筒和口模的磨损情况,必要时更换。
避免超过仪器最大加热能力(如400℃),防止加热元件损坏。
操作规范
测试完成后,勿在未清除计算机数据的情况下关闭仪器,防止数据丢失。
操作切割刀时需小心,尤其在自动模式下,避免损伤刀具或样品。
存放环境
仪器应存放在干燥、无腐蚀性介质及强磁场干扰的环境中,相对湿度不超过60%。
非使用期间盖好防尘罩,防止灰尘积聚影响精度。
故障处理
遇到异常情况(如温度波动、切料不畅),先参照说明书排查简单故障。
复杂问题需联系制造商或授权服务中心,避免私自拆卸导致进一步损坏。